首页 > 考生写作 > 调查报告

乡村教师调查报告

时间:2024-11-26 09:33:39
乡村教师调查报告

乡村教师调查报告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乡村教师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乡村教师调查报告1

我已经进行了“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及现状研究。本次调查主要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学生和家长。

调查的四个部分是:教学问题、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和家长问题。

其中,教师问题和学生问题是重点。

一、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法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广泛实施,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暴露得更加明显。老师抱怨,学生抱怨,家长抱怨。为了找出问题的本质,抓住问题的关键,从而向有关部门和人员申诉,我进行了“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及现状研究。本次调查主要采用访谈和问卷的形式。走访了8所中小学,调查了25名小学生、34名初中生、19名教师和校长。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农村教师、学生和家长对教育的看法及其整体教育状况,进一步思考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模式。

二、研究的基本情况

1、教学问题

在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的教育要求,他们要求上高中和大学。62.5%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大专以上学历。在回答上升原因时,64.18%的学生选择是因为喜欢阅读,只有3.49%的学生选择父母要求的。似乎,事实上,相当多的学生和家长已经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孩子渴望知识,农村也需要人才和技术。然而,从调查来看,农村中小学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教育经费不足导致办学条件和效益不佳。教育主管领导对素质教育重视不够,教学设施差,教师教学方法相对陈旧,严重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

(2)师资力量不稳定,整体素质不高。

(3)意识形态落后,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调查中没有一个孩子表示他们将来会回到家乡。

(4)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脱离农村实际,人才培养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2、教师问题

发现大量教师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51.8%)和相对不满意(7.8%),感到压力很大。我总结了以下原因:

(1)农村教育编制不合理导致农村教师工作量大。

(2)尽管近年来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但大家都知道高考制度不改革,普通人认可的考试成绩真的能改变孩子的命运,升学率也关系到学校的存亡。面对频繁“下岗”“走开”内部管理制度,教师为了保持“饭碗”,感觉压力很大。

(3)近年来,教育署为了保障学生的权益,对教师施加了很多限制,例如不准打骂学生或开除学生。但受社会环境影响,学生个性越来越强,纪律性越来越差,暴力倾向突出,打架斗殴时有发生,谈恋爱的人越来越多,老师组织管理学生的难度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在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下,学校和社会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人身和精神伤害,如敲诈勒索、恐吓等,这使得教师经常“提心吊胆。“踩在薄冰上”。

此外,我发现教师集中存在几个问题:

(1)农村教师的水平远低于城市教师。虽然教师整体学历在提高,但大部分是通过函授和自学获得的,正规全日制本科学生还是比较少的。相反,调到城镇的老师几乎都是骨干教师,以至于走访的中学几乎没有一所有高级教师。

(2)随着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的不断深入,农村教师结构由原来的公办、民办、代课教师转变为全部公办教师,但音乐、美术、微机等教师严重不足。

3、学生问题

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与思考

在调查学生学习态度或学习主动性方面,大部分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目标受到家长和老师的压力,成绩得到高度认可,80%注重分数。在所学课程中,选择英语最弱的学生比例最高,占47.67%。然而,对于“您想如何改进”这个问题,本来是我设计的“回顾并巩固自己”,“请辅导”,“参加培训班”和其他”四个选项,结果56.3%的学生选择了其他。经过调查,他们发现学生们想到了更多的方法,包括父母的指导,征求同学和老师的意见,等等。调查显示,46.1%的农村学生在和平时期能够努力学习并持之以恒,但也有34.5%的农村学生在和平时期学习不规律,主要依靠考前加班来应付考试。

通过与学生的接触,结合自己的经历,我认为制约农村学生学习进步的主要因素是农村中小学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需要不断的监督才能认真学习。学生们把学习成绩差主要归因于需要改进他们的学习方法。然而,由于59.3%的农村学生通常必须承担部分家务,很难确保他们有足够的学习时间。此外,农村基础教育条件差、学习资源缺乏、教师教育理念落后也严重制约了农村学生的学习。

4、父母问题

在答案“你认为你所在地区的教育状况如何?75.36%的父母选择“General ”,5.8%的家长认为“差”。可见很多家长对当地的教育状况并不满意。比如栾谢村就有一家生产康碧德的集团公司,当地农民收入更高。然而,由于许多父母对当地的教育不满意,他们把孩子送到城里上学。

当被问到“你对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了解多少?当时只有17.5%的家长表示了解,选择“基本不知道”占20%。然而,在答案“关注孩子的学习”然而,58.75%的家长对此表示了极大的关注。这里面好像有一个矛盾,就是我基本不知道孩子在学校的表现,那我为什么要关心孩子的学习呢?这个我问过一些家长。原来很多家长认为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就是关心孩子学习的全部表现。

关于父母问题的一些思考;

(1)父母没有家庭教育意识。绝大多数家长认为教育就是在学校学习,学生的问题就是学校教育的问题,所以把自己置身事外。

(2)父母没有教育能力。大部分家长最多只有初中水平,不从事教育,或者重视家庭教育,能力相当有限。

(3)家庭的影响大于学校。父母希望他们的孩子能通过考试。未来,承诺会更大”,“未来不再忙于土地。但是,可能是多种因素,比如条件,思想。然而,调查发现,没有一个家长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想法。

三、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根据调查和我自己的思考,我认为要解决农村教育问题,我们应该主要关注以下几点:

1、改善教师待遇,改革教育系统人事制度,创造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解决问题“教师行为落后”问题

发展经济学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国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学习方法简单,学习内容贫乏,与大多数教师能力差,缺乏主动性密切相关。他们往往拿不到应有的工资,没有兴趣,没有机会更新知识,提高教学水平”。

我们农村初中教育基本都是这样。求解“教师行为落后”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是:

一是提高教师工资水平,为教 ……此处隐藏9189个字……,教师队伍教法相对陈旧严重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

(2)师资队伍不稳定,总体素质不高。

(3)思想观念落后,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调查中没有一个孩子表示将来会回到自己的家乡。

(4)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脱离农村实际,人才培养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2.教师问题

调查发现,相当大数量的教师对生活表示不满意(51.8%)和比较不满意(7.8%),感到压力很大。我总结了一下,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一)不合理的农村教育编制导致农村教师的工作量很大。

(二)尽管近些年来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积极推进实施着新课程改革,但谁都清楚高考制度不改革,老百姓认可的还是能真正改变孩子命运的考试分数,升学率也就关乎学校生存。面对动辄“下岗”“走人”的内部管理体制,老师们为了保住“饭碗”,感觉压力很大。

(三)最近几年教育部门出于维护学生权益考虑,对老师限制很多,比如不准打骂学生,不准开除学生等。然而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生个性越来越强,纪律越来越差,暴力倾向突出,打架斗殴时有发生,谈恋爱的越来越多,教师对学生的组织与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同时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学校和社会越来越关注学生在诸如被敲诈、勒索、恐吓等人身、精神方面被伤害的问题,这使得老师们经常“提心吊胆”“如履薄冰”。

另外我发现,还有几个关于教师较为集中的问题是:

(一)农村教师水平远远低于城区教师水平。虽说教师整体学历在提高,但大部分的学历是通过函授和自考取得的,正规的全日制本科大学生回来的还是比较少。反而外调城镇的几乎全是骨干教师,以致走访的几所中学几乎都没有高级教师。

(二)随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不断深入,农村教师队伍的结构已由原来的公办、民办、代课教师变成了全部是公办教师,但是音乐、美术,微机等教师严重不足。

3.学生问题

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与思考

在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或学习主动性方面,大部分学生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但学生的学习目标大部分是家长、老师压出来的,成绩认可高,重视分数的达80%。在所学课程中,选择英语最薄弱的学生比例最高,占了47.67%。然而对于“你想如何提高”这一问,我原先设计了“自己复习巩固”,“请家教”,“参加培训班”和“其他”四个选项,结果有56.3%的同学选了其他,询问后发现学生们想到的更多方式包括家长指导,向同学、老师请教等等。调查表明,46.1%的农村学生在平时能努力学习,并持之以恒,但也有34.5%的农村学生平时学习没有规律,主要靠在考前加班学习来应付考试。

通过和学生们接触,结合自己的经历,我觉得制约农村学生学习进步的主要因素是农村中小学生学习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需要不断督促才能认真学习。学生们将学习效果不理想主要归因于学习方法有待改进,但由于59.3%的农村学生一般都要承担部分家务劳动,难以保证他们拥有充足的学习时间。此外,农村基础教育条件较差、学习资源匮乏、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落后等问题也严重制约着农村学生的学习。

4.家长问题

在回答“你觉得所在地区教育状况如何”的问题时,75.36%的家长选择“一般”,5.8%的家长认为“较差”。可以看出,很多家长对当地教育状况并不满意。如栾卸村,拥有生产康必得的集团公司,当地农民收入较高,但由于很多家长不满足于当地教育,就将孩子送往城里上学。

当问及“您对孩子在校表现情况了解程度”时,只有17.5%的家长表示很了解,而选择“基本不知道”的占20%。然而在回答“对孩子学习上关心程度”时,却有58.75%的家长表示很关心。这其中似乎存在着矛盾,即对孩子在校表现基本不知道又何以说对孩子学习很关心呢?对此我询问了部分家长,原来很多家长认为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关心即是对孩子学习关心的全部表现。

对家长问题的一些思考:

(1)家长没有家教意识。绝大多数家长认为教育就是在学校读书,学生有问题就是学校教育的问题,把自身置之于外。

(2)家长没有教育能力。绝大部分家长最多只是初中水平,而且又不是从事教育职业,就是他们重视家庭教育,其能力也是相当有限的。

(3)家庭影响大于学校。家长们希望孩子们能考出去“将来出息会大一点”,“将来不再去忙土地”。但也许是条件、思想上的多种因素,调查却发现没有一个家长有超前教育的想法。

三、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结合调查情况以及自己的思考,我认为,要解决农村教育问题,应主要抓以下几点:

1.改善教师待遇,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

发展经济学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国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学习方法简单和学习内容贫乏是与大多数教师能力差和缺乏主动性密切相关的,他们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工资,没有兴趣,也没有机会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们的农村初中教育基本上就属于这种情况。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的有效办法:一是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为他们提供接受继续教育和进行终身学习的经济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保证教师考核的公开性、公正性、科学性,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三是提高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质量,改变当前继续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和低效局面。

2.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使农村初中生成长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我们可以尝试在农村初中进行初中后职业教育——学期职业培训或“3+1”制的培训。但是从调查情况看,在我们当地,学生家长及教师对此却不以为然。原因还是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不紧密,就业渠道不畅。调查中一位校长说到,他曾经去青岛考察过,青岛的职业教育培养培训的都是紧缺人才,毕业后都能找到工作,职业教育很受欢迎。因此实行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符合农村的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

3.解构封闭传统体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机构

私立学校应该是一种补充、激活农村教育的最好形式。然而,在我们当地农村,私立学校几乎没有。最终使我们的教育成为独家经营,始终处于“老大”地位,传统、封闭、死守教条,以致病入膏肓,不可救药。因此应大力支持和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以切实扩大高中的办学规模,解决农村初中升高中的瓶颈问题,缓解升学的巨大压力。

中国70%的人口在农村,农村(含县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高达1.6亿。然而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现状并不理想,反而面临着诸多问题与困难。在沙河农村,虽然绝大多数家庭通过各种途径尚能承受孩子接受教育的支出,但仍然有少数孩子因家庭贫困,未圆上高中、考大学的梦想。现代社会倡导人们关注弱势群体,这些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孩子们应该得到社会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助他们圆自己的读书梦想!我呼吁各级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都应意识到发展农村教育的迫切性,给予农村教育更多的支持,把更多优秀的教师吸引到农村中小学去,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质量,促进农村教育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乡村教师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