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考生写作 > 说课稿

《日月潭》说课稿

时间:2024-11-26 09:34:16
《日月潭》说课稿

《日月潭》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日月潭》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日月潭》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日月潭》是自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课描绘了台湾著名风景区日月潭的风光秀丽,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宝岛台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文中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优美风光;然后介绍了日月潭名称的来历;语言流畅优美、清新自然,是一篇供学生品词析句的好文章,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文中还配有一幅日月潭风景的照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我将教学本课的教学主旨确定为:图文并茂悟情感,巧抓词句激想象。本课教学时间是本课安排为第四课时,该课时目标如下:

认知目标:

1.巩固生字词,理解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解句子意思。

能力目标:

1.了解日月潭名称的来历和那里的秀丽风光。

2.感悟文中的优美词句,边品边想象那里的美丽景色。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想象、体会那里的风光秀丽。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

这篇课文篇幅短小,有三个自然段,词语丰富,文字优美,语言清新。在充分了解课文与学生的特点后,围绕本课的三维目标,设计出了本课的教法和学法。教学本课时,我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图文悟情、理解想象、情感朗读等方法,这样,既能巩固学生语文知识点,又能拓展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点,从而提升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

三、说学生

本班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和训练,在生字学习方面有了一定的能力。像赵子毅,张平平,刘彦鹏三位同学已经具备了自学生字的能力。他们能够自己拼读音节,说结构,找出偏旁部首和数笔画等。张弛,赵玲,王瑞能够说说字的结构,找出偏旁部首。因此六年级,我对本班学生制定的目标是:能力强的同学能够正确朗读课文。能力一般的能够朗读句子。能力差的同学能够跟读句子。经过开学两个月的训练,同学们普遍都有了提高。张弛同学就有最明显的进步。他从最初的不认识字,不会写字。到后来会写字,会认字,不会读书。现在已经能够正确的朗读篇幅短小的课文。如本册书的第四课《祖国》,是一首儿歌,他已经能够正确朗读。因此在每堂课,用一半的时间用来读书,反反复复地读书,已经看见了效果。同学们的自信心,学习积极性都得到了提高。

四、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欣赏,激发情感

课前让学生欣赏一组祖国迷人秀丽的风景图片,让学生感受到祖国河川秀美,景色逸人,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让学生为生长在这样美丽而伟大的国家里感到自豪和骄傲,从而奠定整节课的情感基调。

让学生以游客的身份进入情境,学习课文,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二)图文并茂,品读课文

1、复习词语,为读书做好准备

卡片出示词语:日月潭,台湾省,大湖,圆圆的,弯弯的,碧绿,大玉盘,明珠,茂密,树林,倒映,湖光山色,非常美丽

2、出示课文,品词品句

出示课文,学生齐读

老师一边指学生一边读。这是帮助学生知道如何去读书。因为有的同学手里拿着书,眼睛不看字,注意力不集中。这是训练学生集中精神做事的良好行为习惯。

齐读后出示第一句话: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的一个大湖。指名读,多找几个学生读一读。然后提问,你从这句话知道了什么信息。学生会回答说,知道日月潭在我国的台湾省。

出示第2段,指名读一读。师提问:谁能够告诉同学们它的名字为什么叫“日月潭”呢?多叫几个同学读一读这句话“日月潭里有一个小岛,把潭分成两半,一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一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使学生知道知道“日月潭”名字的来历。在这时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找出小岛,找出日潭和月潭。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

师问:日月潭的风景美吗?你从哪句话知道的?出示句子:两潭湖水相连,像碧绿的大玉盘,小岛就像玉盘中的明珠。这时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想象日月潭的美丽。

出示第三句话,学生读一读。

先让学生找出你不理解的词语,理解句子。

再让学生找出你喜欢的词语,如“湖光山色”,“茂密”等

师:日月潭风景美丽,有很多游人去游览,他们照了很多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日月潭美丽的风光。

出示图片,欣赏日月潭的美景。

齐读最后一段“我爱美丽的日月潭,我爱祖国的台湾岛。”

师:日月潭很美丽,台湾省还有很多美丽的地方。以后有机会我们可以欣赏其它地方的美景。

五、拓展情境,爱国教育

课文学完了,你觉得日月潭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这里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让学生将学习本文后的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增强学生热爱宝岛台湾的感情,形成初步的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另外,在学生个个都说“日月潭真是个好地方”,个个都想“到台湾去”时,老师再动情地讲述: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和祖国大陆分离了,至今还没有回归。台湾人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祖国,台湾的小朋友也在向往早日能回到祖国的怀抱。从而增强学生期盼祖国统一的意识。

六、课前预设

这是一篇描写景的文章,文字优美,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力,可是智障学生直观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因此在课上准备了许多直观形象的图片,这样有利于学生有直观印象,帮助他们观察思考,交流体验。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说一说你觉得日月潭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这是检查学生词语积累的情况,和运用词语的能力,以及正确的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希望学生能将课上学到的知识运用起来,从而丰富学生的词汇量。使语文课真正发挥它听说读写的作用。

《日月潭》说课稿2

1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体会日月潭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2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难点:自主感悟描写日月潭美丽的句子。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日月潭

一、课前交流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都去过哪儿?谁来说一说?你觉得那里怎么样?

【设计意图: 此环节的设计旨在酝酿学生的读书感情,为汲取导入做好铺垫。】

今天我们将学习第三组课 ……此处隐藏18358个字……高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说学情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比较好动,好问,爱模仿,富于想象,好奇心强,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他们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已经经过了一年半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字词积累,能够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能够用比较通顺的语言回答老师的问题。但是受年龄的限制,他们的知识带有很大的局限性,认知能力缺乏,认知形式比较模糊。但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对描写祖国风光的课文兴趣很强,这是我上课时需要注意的。

三、说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品味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增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和对祖国统一的盼望之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品味优美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说教学法

本课主要以识字、读文为主,在识字过程中充分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识字效果。读文贯穿整节课的始终,让学生在读中巩固识字,在读中领略日月潭秀丽的风光。

六、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放在(1-2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所以教师在这里借助图画、音像等手段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好奇心、求知欲,在跃跃欲试的状态下进入阅读,让学生知道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山河壮美,从而营造氛围,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日月潭的向往,激发同学们的学习欲望。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本环节课件录音把同学们带入美丽的日月潭,学生在自读课文中找到不认识的字:自学生字,带拼音、去掉拼音读,小老师领读,交流识字方法等。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教师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引导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在游戏和活动中巩固识字,提高识字效率。

(三)引导学生品味课文

《日月潭》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景色的秀丽和作者的赞美都蕴含于文章之中,隐藏于文字之下。在教学中,我借助挂图将文本语言还原为生动可感的意想,让学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对月潭的风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储备,有效渲染了气氛。然后以读代讲,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悟、理解,让学生感受日月潭的旖旎风光。为让学生欣赏到这里的秀丽风光,感悟到作者的赞美之情,我采用了“品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如品读第一段的第三句话。刚开始,学生只能浅显地感觉到这句话美,可是究竟是哪里美?却说不出所以然。这时,我让学生再读,读后看看图和多媒体画面,再来体会哪里美,学生就能感受到“树木茂盛”很美、“群山环绕”很美、“许多名胜古迹”也很美。并且学生还能用动作演示的方法来理解“群山环绕”这个难点词。这时再指导朗读就使“品”得以深化。针对低年级孩子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我通过画图的方式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第二段中日月潭名称的来历,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七、说板书设计

良好的板书是一门教学艺术,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形象精炼的展现给学生,强化知识,促进思维。因此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日月潭》说课稿13

一、教材分析

本文中有几个地方只用轻轻的几笔就带过了许多情节,这就给学生充分联想、想象、思索的余地。这有利于学生领悟其中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学生在原有的经验上(看过的动画片)充分进行联想、想象、思索。

例如,第三自然段“大尖和水社走呀走,历尽了千辛万苦”。这里,他们究竟怎样克服重重困难,历尽哪些千辛万苦的走,课文中并没有具体写出来。又如,第七自然段“大尖和水社来到阿里山,在小鸟和百兽的帮助下,找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他们是怎样找到的,金斧头和金剪刀又是什么样的,课文中也没有具体写出来。学生根据教材提供的名称能想像出样子,但多大多重,在哪,怎样用,如何拿出来的呢?再如,第八自然段“恶龙终于被制服了。”恶龙是怎样被金斧头和金剪刀制服的,课文也没有具体写出来。

从学生的联想中,更体会出大尖和水社的不畏强暴,舍己为人的精神,产生敬佩之情。这样不但理解了课文,更升华了主题。

二、教学法

(1)日月潭一课介绍的是国宝岛台湾的美丽风景,根据教材特点,教师和学生均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教师可以提供查阅资料的途径,组织学生.和家长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有关日月潭的资料,如:日月潭的形成、日月潭景区的各个景点等。教师也要收集有关的信息,及时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

(2)要注意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课文。课上,让学生自读课文初步感知。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将课文读通读顺,能准确的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教师要进行相应的范读,运用不同的方法,指导学生有语气的朗读。不断提高朗读能力。

(3)充分利用好插图,看图与朗读结合起来,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的语言。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启发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感悟到日月潭的迷人之处。

三、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书写部分常用词语。

2、体会在句中补充相关内容可以将句子的意思表述得更加清楚。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敬重为民除害的英雄思想感情。

4、默读课文,能口头讲述这个故事。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巩固:

二、学习课文:

1、从整体入手学习:教师伴着音乐范读:

2、教师点击鼠标:出示问题:

三、读课文,看课件,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及时纠正读音。

3、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让学生自选读哪个自然段,然后进行评议。

四、指导学生进行书写:

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二、学习第二段

1、听录音,概括课文内容。

2、指名一生说说故事的梗概。

3、故事的起因是什么?哪一节讲到了?

4、默读第3节,思考:

①为了降伏恶龙,拯救日月,人们想出了哪些办法?这些办法行不行?为什么?你是怎么体会的?

②在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大尖哥和水社姐是怎么做的?

5、默读思考:这一节讲了什么?按地点不同可分哪两层?每层的内容是什么?找出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他们是怎样和恶龙决战的?

三、学习第三段

说说这一节讲了什么?

四、再读课文,由零到整的再感知课文。

《《日月潭》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